隆基绿能入局储能? 一家6轮融资企业或被收购 | 能见派

亿通速配 正规配资 2025-09-11 2 0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 | 《能见派》栏目 刘丽丽

  光伏巨头中,一直宣称不做电化学储能的,近日传出入局储能的消息。

  有消息称,隆基绿能可能已经参股储能企业苏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或还在接触另一家储能企业并考虑收购。有消息人士对《能见派》栏目透露,其接触的储能企业或为奇点能源,该企业已经完成6轮融资,曾于2022年启动上市计划,至今未果。

  对此,《能见派》栏目求证隆基绿能方面,隆基绿能内部人士表示,“现在光储需求在持续增加,公司在考虑这个事情,具体怎么样介入到这个环节,现在内部有关部门还在推动。关于参股和收购的具体情况,只能说公司在考虑这件事。”

  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亏损超25亿元。形势逼人,董事长钟宝申一改去年的态度,称找到了做储能的点,就是“客户的协同价值很大”。多位行业人士认为,隆基现在入局储能已经较晚。

  国内市场,无论大储,还是工商储,价格都不断下探。多家企业高管都表示,现在是最难熬的时刻。

  钟宝申的观念转变晚了吗?

  “隆基绿能现在做储能算不算晚?”当隆基入局储能的消息传出时,这是出现在很多投资者脑子中的第一个问题。

  事实上,储能业务已是光伏企业选择业务延伸的主流方向之一,组件头部阵营企业大多数在电化学储能领域都已有布局,隆基绿能和通威是唯二的一直观望的头部企业。

  通威今年已经有所动作,要共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暨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也直接投资了首座储能电站。但隆基的管理层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隆基的两巨头李振国和钟宝申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一些不同的表达。

  去年,隆基绿能实控人、时任总裁李振国在交流时曾经谈到,隆基会考虑把储能作为第二曲线,把氢能作为第三曲线。据消息人士透露,李振国当时表示,隆基不能绑死在组件的单项业务上,原来计划氢能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发现有点早了,现在作为第三曲线。

  之后,李振国再次表达了自己对于储能的考虑。他表示,在BC组件端有3~5年的技术领先下,隆基完成公司转型,在系统应用端跟储能结合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李振国强调,隆基主要跟储能企业去合作,没有做储能的打算。

  而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会上则表示,隆基还是坚定发展氢能,氢能仍是重要发展方向,也已经有了很多积累。当时钟宝申表示,在储能方面,隆基对于要不要做锂电池储能还没有明确的决策。

  今年5月26日隆基发生了高层重大变化。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专注投入研发和科技管理工作,董事长钟宝申全面掌舵公司。

  之后钟宝申对储能的表达有了明显变化。在近日的一次会议上,钟宝申表示,“隆基关注储能已经有七八年了,其实一直在关注什么时候才是储能该发展的节点,另外隆基在储能领域究竟有什么样的能力来建立自己的优势。隆基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在某个领域一定要找到差异化的特点,如果找不到的话,我们认为你就是给别人捣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钟宝申认为现在隆基找到了这个点,就是“客户的协同价值很大”,“过去20年很多客户非常信赖隆基,希望隆基提供一个系统,而不是只提供组件,这就变成一种实实在在地帮客户解决问题的需求。”

  对于晚不晚的问题,钟宝申表示,当大家把电网的冗余用完之后,这时候光伏电不需要了,所以需要储能把它移走,这时候才真正到储能爆发的起点。他认为,今天储能其实还处在一个起点的位置,对隆基来讲,这个时点不算晚。

  但是,钟宝申也强调,“隆基肯定不会从头做起,我们肯定会找市场上非常优质的资源,结合隆基的资源做强强联合,来推动隆基储能的发展。”

  用了约一年的时间,隆基两巨头的观点在表达上趋向了一致。

  “隆基以前的思维是扩展光伏的应用,光伏制氢和BIPV就是基于这个思维的产物,但这部分业务规模还是太小,处于发展初期。现在隆基开始认识到解决用户工商业和电站使用光伏发电过程遇到的痛点,终于开始意识到储能的重要性了,特别是电站和工商业这种需要大型储能容量的场所。”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这样说。

  多位行业人士都认为,隆基现在入局储能已经晚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入局时机算不算晚,主要看储能系统的毛利能否维持住,毕竟技术门槛也不高,电芯、安全电路板、液冷方案都有现成的供应链。

  来自储能市场的消息却并不乐观,几家中等企业高管都表示,现在是最难熬的时刻,今年下半年到2026年,将是储能行业的至暗时刻,深度洗牌正在进行。

  储能越来越“卷”了。国内市场,无论大储,还是工商储,价格都不断下探。8月份,内蒙古能源化德、磴口、赤峰市巴林左旗3个独立储能项目,中标价已经低于4毛,工商业储能市场也报出了一系列低价,有的已经到了0.38元/Wh。

  “储能正在快速地供大于求”,业内人士直言,国内市场就是赔钱赚吆喝,海外市场才能拿利润。

  业绩倒逼,收购已有目标?

  客户对系统的需求并非今年才出现,而隆基的带头人对储能业务的认识却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隆基转变最直接的因素可能和业绩压力有关。

  光伏上市企业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已经发布。据统计,30家光伏主链企业合计实现归母净亏损207.37亿元,同比扩大36.44%。其中,隆基绿能上半年实现营收328.13亿元,同比下降14.83%,归母净利润亏损25.69亿元。

  (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主要财务数据)

  这些企业中,盈利企业仅有3家,分别为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除了特变电工主要得益于多元化的业务结构以外,阿特斯与横店东磁侧重于海外市场的战略选择是逆势盈利的关键。比如阿特斯在财报中指出,业绩韧性主要源于高质量光伏业务的战略取舍与储能第二增长曲线的强势突破。一方面,阿特斯一直以来以海外业务为主,参考2024年报,海外收入占比高达78.85%,且毛利率达到19.55%;另一方面,储能业务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9.23%,参考2024年报,毛利率高达30.84%。

  关于隆基为何选择行业三线企业,有业内人士认为,似乎毫无办法,因为布局太晚,再加上头部储能企业大都比较排斥隆基。

  此前传言隆基绿能已参股的企业苏州精控能源,在InfoLink 2025上半年度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排名(直流侧)中,名列第五,在储能系统、大储、户储系统的排名中均榜上无名。

  还有消息人士透露,隆基绿能收购的目标可能是奇点能源。

  奇点能源和隆基绿能一样,总部在西安。在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的2024年度国内用户侧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榜上,奇点能源排名第一,主要强项在工商业储能系统。

  从2021年至今,奇点能源已经完成了6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IDG、高瓴创投等。据悉,奇点曾于2022年启动上市计划,并于同年完成股改。但之后随着IPO收紧,上市至今未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