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是橙狮体育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十年前创立时它叫阿里体育,彼时恰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风口期,这家带有金字招牌的公司入局,就好似一个风向标;十年过去了,大浪淘沙,曾经许多风光无限的公司泯然众人甚至销声匿迹,橙狮体育不但迎来了十岁生日,也让人看到了继续走下去的广阔前景。
官方信息显示,2024-2025财年,橙狮体育年收入超过10亿元;2025年4月至今,橙狮每个月的收入都达到1亿元以上;而从2025自然年的1月到8月,是这家体育公司历史上盈利最好的8个月。
看上去,橙狮正走在一个上升期,当下借着十周年这个时间节点,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橙狮体育董事长兼CEO穆暘,希望透过这家颇具代表性的体育公司,更好地厘清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转变与契机。
场馆运营是过去几年橙狮体育的重要发力点。
“活下去”曾是首要目标
一定程度上,橙狮体育的这十年就是中国体育产业从狂热到理性的十年。曾几何时,天价版权是中国体育产业最显眼的标签,短期内也让一些相关公司风光无限,当资本市场的泡沫被刺破、热钱散退,许多盲目追赶风口的企业变得难以为继。
在国内资本为天价体育版权争抢得昏天黑地的岁月里,橙狮体育并没有参与其中。2017年海南国际马拉松期间,公司创始人张大钟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中超我们就不掺和了,市场溢价太厉害,我们经过评估,觉得没有意义。”这段话也成为橙狮体育商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注脚,在商业模式不成立的情况下,不买大型赛事版权,让公司避免了资金压力,一定程度上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然,大环境的变化,没有人能置身事外。2021年穆暘接手橙狮体育,他把“活下去”作为公司的首要目标。按照他的说法,“公司成立6年,投资人的钱烧得差不多了,必须重新梳理业务,努力做到盈亏平衡。”当时的橙狮逐步舍弃了此前与许多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 ,穆暘表示:“合作下来,当你发现你手中没粮的时候,是无法带来双向价值的。”
你很难说过往橙狮联手国际体育组织、走“国际视野与本土运营相结合”的道路不正确,但在特定的发展阶段,这家中国体育公司确实需要做出改变。 之后几年,橙狮体育给外界最显著的印象是在线下场馆业务上的发力。
可能有人会说,这并非什么新领域,但橙狮有自己的考量。
一方面出于情怀,“让运动变得更简单”是初心,希望能够帮助大众更好地参与运动,相应的场馆运营和服务注定是关键;另一方面,也看准了市场的脉搏,随着经济发展,大众对健身的需求愈发强烈,穆暘和同事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而AI技术在场馆服务中的大量引入,显然又是此前同类型公司所不具备的,比如用AI为用户生成运动的特效视频,这样的增值服务就广受好评。
橙狮看似走了一条传统赛道,但又推陈出新。2022年,当时的阿里体育更名为橙狮体育,公司也在这一年实现了扭亏为盈。时至今日,橙狮体育在全国22个省市已经落地了75处线下的乐动力体育中心,其中就包括杭州亚运会主会场大小莲花。在上海的徐汇滨江,潮流运动空间网红打卡地——西岸活力谷,同样出自橙狮体育之手。
今年,橙狮体育承办的UFC上海站创下近五年全国室内体育馆单日票房的最高纪录。
走精细化、多元化道路
必须承认,橙狮体育的发展离不开阿里这棵大树。通过将小程序接入淘宝、支付宝,打通了阿里系巨大的流量池,过往仅仅依靠线上广告业务就获得了丰厚的收入。但穆暘透露,目前线上广告业务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已由之前的百分之七十降至现在不足三成。
穆暘一直认为,场馆运营对橙狮来说必须是一个低毛利的业务,“这本身是一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兼顾的事情,其中社会效益一定是优先级。我们认为稳定在10%-20%左右的毛利,可以做到自负盈亏,就不会再去追求毛利的提升。”而这个看似不那么赚钱的业务却因为橙狮体育的精耕细作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数据显示,橙狮旗下场馆全年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2024年同比提升了4.8%,2025年1-8月同比提升了5.7%。依托丰富的运动场景,近年来他们又加入了线下的零售业务,这也成为收入的一大增长点。
这个过程中也并非没有波折,橙狮体育懂得及时纠错并进行业务层面的调整。
比如位于深圳龙华的一个老厂房改造项目就成了橙狮旗下第一家关停的乐动力体育中心。穆暘表示:“我们的线下场馆业务,如果合同期是十年,那么五年必须回本;如果合同期是五年,那么要求两年半必须回本,否则就绝不会经营这个项目。”
运营场馆业务伊始,穆暘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公司自身不参与培训业务,在细分领域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携手,但在2023年年底一家由橙狮控股、主营体培项目的公司振狮体育成立了。对此,穆暘给出了解释:“近年来体育培训行业频频暴雷,找不到让自己放心的培训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自己下场……”与此同时,穆暘也表示, 橙狮体育的合作大门依然敞开,前提是你必须是专业且靠谱的团队。
场馆运营稳步向前,橙狮的业务也在逐步多元化。2025年橙狮体育先是承办了中国足球协会超级杯决赛,之后又承办了UFC 格斗之夜上海站,赛事两天票房总收入超 2200 万元,单日票房均突破千万元则创下近五年全国室内体育馆单日票房的最高纪录。
穆暘在采访中用“桥梁”来比喻橙狮体育扮演的角色,一方面希望在核心城市引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和IP,与此同时,会以赛事为龙头,深度配合城市的文商体旅融合发展。以UFC上海站为例,超7成观众来自上海以外,不含酒店和门票费用,这些观赛人群的人均消费近3410元人民币,通过观赛带动的其他娱乐消费超过1500元,购物、餐饮等花销平均738元。
此外,橙狮的自有赛事也结出了硕果,去年,橙狮体育推出了自有IP赛事“一米八橙狮青少年网球冠军系列赛”,成为了全国青少年网球赛事中奖金和科技含量最高的赛事。
穆暘对橙狮体育有清晰的定位。
科技驱动是不变的内核
业务不断开拓,对于公司的定位,穆暘心里有谱,也始终没有改变,“我们不想做一家传统的场馆运营公司,也不是一家体育广告公司,我们一定是一家以科技驱动、为运动人群持续创造超出预期价值的酷公司。”
什么才算得上酷?回过头来看,从AI赋能场馆运营开始,橙狮体育就走在了前沿,如今其自主研发的AI智能运动系统SmartShot又一次占领制高点。
Smartshot能够将人工智能分析处理后的运动高光集锦、球路和球速分析等复盘数据第一时间呈现给到馆的运动者,集锦还支持一键分享到社交媒体,让整个好友圈来见证普通人的高光运动时刻。
截至目前,这项基于AI视觉算法、软硬件结合的自主研发成果已经覆盖了超过120片场地,并且生产了超过4万份数据报告和近1000万条视频,累计支持了上百场网球、篮球比赛、1.2万场对阵,服务人次达1300万。去年,该项技术还入选了工信部和国家体育总局“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
Smartshot让人们看到了AI智能在体育产业中的巨大发展空间。
对于AI在体育中的应用前景,穆暘非常看好:“未来十年,AI一定能给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比如用人形机器人去取代体育培训中的所有的基础教练,我相信5年内就能实现,再比如仿生科技,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运动体验……”
穆暘足够务实,也足够敢想,对于橙狮体育而言,如果说前十年讲述的是一个坚守者的故事,那么接下来的十年或许更值得期待。穆暘透露,到2035年公司拟投入现金及资源逾50亿元,目标在全球范围累计带动超20亿人次参与体育消费,并专项支持“体育+AI”垂直领域的产业创新,建立AI时代新的体育场馆和赛事运营标准。
巧合的是,就在橙狮体育十周年生日的前几天,2025年9月4日,“31号文”(《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这标志着中国体育产业从规模扩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