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诺奖得主在沪有了新身份,他青睐的这个研究院有何不同?

亿通速配 亿通配资 2025-11-21 1 0

11月21日,复旦大学,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奥马尔亚吉(Omar M. Yaghi)教授进行主旨演讲。  本文图片均来自“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11月20日下午,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奥马尔亚吉(Omar M. Yaghi)教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手中接过聘书,正式受聘成为相辉研究院战略科学家委员会首席顾问。

奥马尔亚吉于11月21日上午就“聚焦材料化学的人工智能新学科”的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并与复旦师生互动交流。亚吉表示:“在我的实验室里,人工智能解放思想的方式是,它允许你探索比以前更广阔的空间。”

“科研路上难免有失败,是什么支撑着您一直走下去?”面对学生关于科研动力的提问,亚吉坦言,从小在贫困家庭中长大,让他在面对任何一个机会时都会毫不犹豫抓住它。他认为,在科研中即使有失败,也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来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在我的实验室里,不存在什么东西不起作用的想法,生活中的一切也是如此,我认为这种态度非常重要。”

相辉研究院于2023年11月成立。相辉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表示,研究院成立的初衷是把有潜力的科学家们聚集在一起,抛开功利去做一些“无用之用”的研究,“我们鼓励科学家做一些大问题、大探索,能真正为社会、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目前,相辉研究院已逐步构建起以长周期支持、学术自治、交叉融合为核心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在人才引育上,研究院建立了主动引才、大师荐才、上门聘才的引才新策略,并在校内挖掘出一批富有科学理想和情怀、甘坐“冷板凳”、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系统性或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不唯论文、不唯头衔,聚焦“反常识、高风险、颠覆性”的研究。两年来,累计培育、引进 31 位相辉学者和相辉青年学者,海外引进占比近 80%。这些学者均活跃于国家急需和上海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在学术生态与服务保障上,研究院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实施长周期学术评价,为人才松绑;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源支持,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制和科学家负责制以保障资源使用自主权。

相辉研究院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表示,依托复旦大学建设的相辉研究院,是上海加快建设基础研究先行区、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一项关键举措。当前上海正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全力支持像相辉研究院这样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的原创性研究。期待研究院加快打造成为全球顶尖科学家近悦远来的学术殿堂,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上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期待未来相辉研究院能成为制度创新的“先行区”、凝聚人才的“强磁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成为世界基础研究地图上的重要坐标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一张“金名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