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关于中国股市的五个基本问题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10-22 2 0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期,为回顾和宣传“十四五”经济发展成就,股市也被列为一章。客观来看,五年来股市也是有一些进步的,但也要清醒看待其中的问题。有几个数据需要认真比对一下:

  1,关于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这个成绩不算高,因为,如果治理更上乘一些,投融资平衡得到基本保障,上市公司整体成长性释放出来,不夹杂粗制滥造的IPO,市场可预期性更强一些,市值100万亿元早就突破了,并且能够稳定增长。错误的IPO操作、严重供需失衡损害了中国股市成长性,导致市值折损。不单普通投资者遭遇损失,不少机构投资者也遭遇损失,教训深刻。

  2,关于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突破36万亿元。这是今年8月末的数据。数字看上去不小,但其实没有那么多资金进入股市。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募基金持有股票市值仅有7.2万亿元,其它近30万亿资金投向了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

  股票型ETF是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间接持股的重要通道。截至2025年上半年,股票型ETF市值规模合计为3.03万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持仓市值为2.34万亿元,占比为77%。中央汇金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公司持仓市值合计1.28万亿元,占到42%。

  3,关于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这也是今年8月末的数据。与2020年底相比,主要是哪些机构持股增加了呢?2020年底,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约5.08万亿,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持仓接近2万亿元;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持有市值为7.2万亿元,保险资金持有市值为4.8万亿元,社保基金持股市值为1862亿元。其它中长期资金贡献份额应由养老基金、年金、银行理财产品、中央汇金及其下属机构等。在100万亿元市值当中,中长期资金占比达21%,算是有一点进步,但差距还很大。

  4,关于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10.6万亿元。这是截至2024年底的数据。看上去也不算小,但是,其一,2020年底上市公司有4100家,2024年已经达到5392家了,新增公司32%,分红家数按道理也应该相应增加;其二,一般而言,新上市公司现金相对充裕,存在顺势分红的情况,且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的情况下,分红有利于大股东回笼资金。所以,现金分红的个中滋味,只有股民自己知道。

  至于回购的股份,有一部分用于股权激励了,注销股份的比例仍然不高。如何平衡分红与大股东套现的关系,是我国股市凸显的又一个现实问题。

  5,关于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这是过去5年的加权平均数据。压低中国股指的波动率的确是曾是中国股市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毕竟,波动率过高意味着投机过度,不利于市场稳定发展。但是,在过去5年里,我国股市波动率较低有特殊背景,即股票供给太多、中长线资金入市太少,指数上涨动力被压住了,3200点一线成为各种因素塑造的一个压力线,并且,中国股市也允许过度下跌。即,在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下,过去5年中国股市指数被“框定”在了一个箱体里。这到底算不算业绩,我是抱有高度怀疑的。

  再看历来“以低波动率为傲”的美国,过去5年三大指数中,道琼斯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14.86%,标普500的年化波动率为17.14%,纳斯达克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22.87%。上证综指的波动率更让人五味杂陈了。

  盘点和分析以上五个数据的背后因素和真实逻辑,有助于我们全面看待过去5年走过的路,科学看待得与失、功与过。在我看来,设立科创板并实施注册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倡导上市公司提升价值、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制止各类恶意套现,就是过去5年主要的成绩,而不一定是上述数据。

  而我们的巨大损失是,对监管者的监管不力,舆论监督弱化,导致个别监管人员滥用权力,欺上瞒下,混淆视听,破坏了市场生态,扰乱了民心。我们为此付出了太多,甚至难以短期内完全挽回损失。好在,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并且以“新国九条”一系列举措匡正了股市秩序,促使市场生态逐步修复、投资者信息逐步恢复。我们要汲取深刻教训,依法严惩包括监管部门人员在内的不法分子,维护法治尊严,维护中国股市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股市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打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强大股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