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IP趣玩食品企业”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添动漫”)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商证券国际与中国银河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公开信息显示,金添动漫是一家IP趣玩食品企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添动漫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包括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产品类别。
招股文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于2024年,按收入计,金添动漫为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和中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6%及2.5%。同时,也是中国拥有最多IP授权的IP趣玩食品企业。
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添动漫拥有覆盖日本、欧美及中国本土的26个授权IP,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喜羊羊与灰太狼、小猪佩奇及三丽鸥等知名IP。
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建淳在接受采访时曾公开表示,与IP联名最大的推动作用是让食品从“可食用商品”升级为“情感载体”,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不仅因为食物好吃而购买,更多是促使消费者因为喜欢IP角色,且产品提供了一定的情绪价值而购买。
最大授权IP奥特曼贡献一半收入
从业绩表现来看,金添动漫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该公司收入从5.956亿元增至8.774亿元,毛利从1.586亿元提升至2.955亿元,对应的毛利率从26.6%持续提升至33.7%;期内溢利分别约为3670.8万元、7522.2万元、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延续增长态势,其实现收入4.439亿元、毛利为1.541亿元,毛利率进一步升至34.7%,期内溢利为7004.1万元。
金添动漫的经营业绩虽实现提升,但增长背后也伴随对IP授权的依赖风险。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金添动漫IP趣玩食品的销售收入占同期总营收的比重分别达96.6%、97.6%、98.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加至99.5%。
金添动漫表示,大部分IP趣玩食品是根据授权协议开发的,同时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来自前五大授权IP相关的IP趣玩食品。于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授权IP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0%、88.7%、85.9%,2025年上半年为85.7%。其中,最大授权IP奥特曼的收入占比于2023年最高曾达63.0%,2025年上半年仍有43.9%。
从披露的信息来看,IP授权协议期限通常仅1-3年。金添动漫提及,若核心IP受欢迎度下降、授权方不再续约或续约条款恶化,如提高授权费用等,公司将面临丧失销售产品的权利以及收入下滑的风险。同时,金添动漫计划开发自有IP,但无法保证自有IP能否达到预期的市场反响。
此外,招股文件显示,金添动漫与IP所有者或授权方的合作通常是非独家的,因此可能同时与金添动漫的竞争对手及(或)市场新参与者合作。这导致新市场参与者能从该等IP所有者或授权方取得IP授权,可基于相同非独家授权IP设计并销售相似IP趣玩食品,从而加剧竞争。
存货规模逐年上升
招股文件显示,金添动漫的存货规模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22年-2024年,其存货依次为5560万元、6310万元、8140万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存货为7620万元。对应的存货周转天数在45.1天至48.9天之间。
金添动漫认为,其面临存货风险,消费趋势变化、竞争产品冲击等外部因素,叠加备货需提前预估需求的模式,可能导致存货管理偏离最佳水平——存货过剩可能引发低价销售滞销存货、利润下滑,存货不足则可能造成销售流失,均会对公司财务与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市场竞争与需求波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金添动漫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中国IP趣玩食品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2024年按收入计算的前五大企业占据了16.7%的市场份额。因此,金添动漫必须持续开发并推出受欢迎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但同时,IP趣玩食品属非必需消费品,其需求随经济状况、社会趋势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和食品安全的偏好、认知或关切的变化而波动。
此外,尽管金添动漫拥有5大自有生产基地,但仍依赖第三方工厂生产部分产品。招股文件显示,公司大部分产品类别(包括糖果、饼干、膨化零食及巧克力)由内部生产,而其他产品(例如海苔零食)均由OEM供应商生产。因此,主要OEM供应商的流失或停产(即使是暂时性的)可能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供应商需遵守包括食品安全等相关法规,否则可能导致其生产活动中断。
另值得一提的是,于2022年、2023年12月31日及2025年8月31日,金添动漫分别录得流动负债净额8240万元、人民币1.018亿元及190万元。流动负债净额状态可能使其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
根据金添动漫招股文件,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品牌知名度,扩充销售网络及营销团队,丰富IP组合,以及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