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上海首展12月开启,“图案的奇迹”呈现印度伊朗艺术

亿通速配 亿通配资 2025-10-13 2 0

澎湃新闻获悉,继今夏法国奥赛大展掀起申城观展热潮之后,浦东美术馆将在今年12月迎来另一场重量级合作。2025年12月13日起,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将携其伊斯兰艺术核心藏品登陆上海,带来展览 “图案的奇迹:卢浮宫印度、伊朗与奥斯曼的艺术杰作”。这是卢浮宫首次在上海举办展览,也将成为其在中国展出规模最大的一次馆藏输出。

“图案的奇迹:卢浮宫印度、伊朗与奥斯曼的艺术杰作”展览海报

巴黎卢浮宫自1793年正式对公众开放,迄今已成为全球最具象征意义的艺术殿堂之一。其伊斯兰艺术部门于2012年重组开放,旨在呈现伊斯兰世界对全球艺术史的重要贡献。此次与浦东美术馆的合作,既是卢浮宫“文明对话”使命的延续,也标志着中法文化交流的新阶段。

卢浮宫博物馆图片致谢:卢浮宫博物馆

展览依托巴黎卢浮宫收藏的印度、伊朗与奥斯曼帝国艺术珍品,时间跨度自16世纪至19世纪,横跨亚非欧三洲。约三百件展品涵盖陶瓷、金属器、玉石、珠宝、织物、书法、绘画、木雕等多个门类,展现了伊斯兰艺术在早期现代时期的繁盛面貌。

《“夜莺与玫瑰”图案的书籍装帧》  伊朗 1775-1825年 混凝纸、漆 2012 Muse du Louvre, dist. GrandPalaisRmn / Hughes Dubois

展览标题中的“图案”,指向一种超越物质的视觉语言。在印度的花卉纹样、波斯细密画中的几何装饰、奥斯曼宫廷的金属镶嵌中,图案不仅是装饰手段,更是一种世界观的体现。它连接了信仰、诗学与工艺,也揭示了艺术与数学、自然之间的复杂共生。

这些形态与理念在现代设计史中留下深远影响——从欧洲新艺术运动的花饰到当代平面与建筑设计的图案逻辑,都可追溯其源头。

展览展陈设计示意图

路易十四“国王亲选”的艺术品

此次展览可回溯至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当时,法国王室收藏热潮正盛,大量来自奥斯曼帝国与莫卧儿印度的艺术珍品进入凡尔赛宫与卢浮宫。这批藏品后来成为卢浮宫伊斯兰艺术收藏的重要起点,也见证了早期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流通与审美交融。

《天球仪》  印度 17至18世纪  黄铜、银 2025 Muse du Louvre, dist. GrandPalaisRmn / Julien Vidal

17世纪,法国波旁王朝第三任国王——路易十四对艺术抱有极高热忱,他所收藏的世界各地艺术珍品,不仅丰富了王室收藏,也奠定了法国国家艺术收藏体系的基础。其中,来自奥斯曼帝国与莫卧儿王朝的伊斯兰艺术品尤其引人关注,它们是早期欧洲王室收藏中最重要的非西方艺术样本之一。

《执壶》 印度 约1585-1615年  珍珠母、金属   2024 Muse du Louvre, dist. GrandPalaisRmn / Herv Lewandowski

这些器物在成为国家收藏之前,曾装点于卢浮宫、杜伊勒里宫与凡尔赛宫等王室行宫,其华丽工艺与复杂图案折射出17世纪法国艺术的极致繁荣与审美趣味。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将得以近距离观赏这些“国王亲选”的伊斯兰珍品,从中感受跨地域艺术交流所产生的历史厚度。

《赛诗会瓷板》,伊朗17世纪中叶 釉彩陶瓷 2012 Muse du Louvre, dist. GrandPalaisRmn / Raphal Chipault

其中一件来自伊朗17世纪中叶的釉彩陶瓷《赛诗会瓷板》。画面描绘了文士们在花园中吟诗作对的场景:人物姿态端庄,衣纹流畅,以蔚蓝与赭红的釉彩勾勒出优雅的节奏。这种“赛诗会”(Majlis)图像是波斯文化中最具象征性的意象——诗与绘画、书法与装饰融为一体,构成伊斯兰艺术的精神范式。 作品没有采用西方透视,而以严谨的几何秩序组织画面,如同诗的韵脚一般反复、呼应。它体现出一种深植于伊斯兰传统的“秩序美学”:艺术并非模仿世界,而是在平面上构造世界的精神秩序。

《匕首》,印度 17世纪 钢,玉,黄金,红宝石,祖母绿 2010 Muse du Louvre, dist. GrandPalaisRmn / Hughes Dubois

在这一意义上,“图案的奇迹”不仅是关于“美”的展览,更是一段文明交汇史的具象化呈现:在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在波斯与欧洲之间,艺术推动了关于秩序、对称与象征的共同语言的生成。

《龙纹瓶》  伊朗  17世纪  釉彩陶瓷  2025 Muse du Louvre, dist. GrandPalaisRmn / Raphal Chipault

展陈与视觉体验

展览由法国设计师塞西尔德戈(Ccile Degos)担任空间设计,她曾操刀浦东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奥赛大展”。此次,她以沉浸式的空间语言重构印度、伊朗与奥斯曼帝国的建筑氛围:穹顶、拱门与彩釉砖纹与浦东美术馆简洁的建筑结构相呼应,使观众在穿行中感受文明的节奏变化。

展览展陈设计示意图

“图案的奇迹”分为三大板块,分别将呈现印度、伊朗、奥斯曼帝国的诸多艺术杰作。两间复原展室将以近乎原貌的方式再现17至18世纪伊斯兰世界的宫廷陈设。与卢浮宫本馆的伊斯兰展厅相比,浦东美术馆的版本呈现出色彩与光影的多重层次。

 《窗屏》 印度北部 17世纪 砂岩 2011 Muse du Louvre, dist. GrandPalaisRmn / Hughes Dubois

在当代语境中重新观看这些“图案”,或许意味着重新认识艺术如何构筑世界的连结:它们既属于伊朗的匠人,也属于巴黎的收藏家,也是现代设计的源头。

《法特赫-阿里沙阿卡扎尔肖像》  伊朗 1800-1806年 布面油画 2022 Muse du Louvre, dist. GrandPalaisRmn / Herv Lewandowski

(注:本文资料来自浦东美术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