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美协”)在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第十二届工笔画大展入选作品抄袭问题的处理通报》:中国美协收到举报,反映“第十二届工笔画大展”入选作品《雪镜悠途》涉嫌抄袭“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作品《雪龙之旅》和《蓝白永铸》。
中国美协通报。
通报介绍,中国美协迅速启动行风违纪甄别程序,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经严谨论证,专家组认定:《雪镜悠途》存在拼凑行为,在构思、构图、创意表达、表现手法及色彩搭配等方面,与两件作品高度相似,超出合理借鉴范畴,构成抄袭。
中国美协在通报中表示,为维护美术创作公平秩序,严肃国家级展览评审权威性,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引领正确创作导向,中国美协依据《中国美术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实施细则》,决定取消《雪镜悠途》第十二届工笔画大展入选资格,作废参展证书。
中国美协还表示,中国美术创作应以人民为中心,传递时代精神与正能量,希望全体美术工作者要坚守原创精神,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以高品质原创作品反映时代风貌,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美术创作生态、推动美术事业健康发展。特此通报。
对此,美术家报旗下的“美术家网”微信公众号在上述通报发布之后,发文《揭秘十二届工笔画国展<雪境悠途>是如何抄袭的?》,进一步介绍了抄袭行为界定的过程。
文章认为,从三幅作品来看:
《雪境悠途》(被判抄袭):以北极熊为主体,采用灰白冷色调,背景为冰壁与灯塔,构图呈现“下方动物群+上方环境”的布局。
《雪龙之旅》(第二幅):同样以北极熊群为核心,水墨风格,画面下方动物群与上方留白形成对比,整体氛围清冷孤寂。
《蓝白永铸》(第三幅):虽主体为企鹅,但构图逻辑高度相似——动物群置于画面下方,背景为巨大冰壁,左上角有船只(类似灯塔的视觉焦点)。
据此,文章认为,抄袭的核心问题在于:
构图雷同:三幅作品均采用“下方密集动物群+上方环境背景”的经典模式,且背景元素(冰壁、灯塔/船只)位置相似。
创意趋同:均以极地动物为主题,色调、氛围高度一致,缺乏个人化的艺术表达。
技法模仿:尽管《雪境悠途》为工笔画,而《雪龙之旅》为水墨,但动物的动态、疏密排布几乎如出一辙。
文章认为,这种程度的相似性已超出“借鉴”范畴,属于对他人艺术语言的直接挪用,违背了创作伦理。
对于如何维护艺术的原创性,文章认为:强化行业监督:中国美协的快速反应值得肯定,未来需建立更严格的查重机制,避免“洗稿式”创作。鼓励创新表达:画家应回归艺术本质,从写生、文化传统或当代视角中寻找独特语言,而非依赖现成图式。公众审美教育:通过展览、评论引导观众关注作品的原创价值,而非仅关注技术完成度。
该文表示,《雪境悠途》事件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当代工笔画创作中的浮躁与惰性。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非复制。唯有坚守原创精神,工笔画这一古老画种才能焕发新的生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