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三季度营收净利均创同期新高,董事长刘扬伟:非常看好明年AI产业

亿通速配 亿通平台 2025-11-13 1 0

鸿海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创下历年同期新高。其中,消费智能产品因进入传统旺季增幅最大,而AI服务器的强劲成长,也带动云端网络产品占比提高到42%,依旧是贡献最大的产品类别。

11月12日,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鸿海2317.TW)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法说会,会中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第三季度,鸿海营收2.06万亿新台币(下同),年增11%,归母净利润为577亿,年增17%;单季EPS(每股盈余)达4.15元,较去年同期3.55元增加0.6元,较第二季度则增加0.96元。毛利率、营业利益率、净利率分别达到6.35%、3.43%、2.80%,相较去年同期,呈现三率三升的态势。

前三季度表现方面,累计营收5.5万亿,年增16%,归母净利润为1441亿,年增35%;前三季度EPS(每股盈余)达10.38元,则较去年同期7.67元增加2.71元。

展望第四季度,鸿海表示,看好AI以及消费智能产品的表现,预计有显著季度增长、年度增长。

对于2025年全年展望,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维持全年显著成长的看法不变,但上调消费智能产品全年度的展望,由稍微衰退上修为持平。综合看四大主要产品类别的展望,云端网络产品仍是今年主要成长动能。

就2026年度来看,刘扬伟称,对整体2026年的展望相当看好。他指出AI产业的发展、政经局势以及货币政策,将是明年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中又以AI产业的发展最为正向且关键。公司对于AI领域看法乐观,预期将与主要客户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切入更多元的AI解决方案,并取得更多订单。对于传统ICT产业则是“审慎乐观”,除了业务稳定之外,也有潜在升级、新产品开发的需求。

针对外界关心鸿海如何能够持续在新的AI产业获得佳绩,刘扬伟认为,EMS(电子制造服务)是一个结合技术、资本、劳力、管理才能竞争的产业。产业不断在变化、客户新产品也不断在演进,但鸿海持续提供客户五大核心价值,也就是速度、品质、工程服务、弹性与成本。借着这五项价值,协助客户在产品开发与量产过程中,实现快速进入市场、迅速达成成本目标,并且及时掌握技术创新,打造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只要对这几项有需求的高科技产品,就会是鸿海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

刘扬伟强调,鸿海过去建立起来的规模、自动化、全球布局、垂直整合、研发技术等竞争优势,在ICT产业取得成功,现在会延伸此优势到AI跟EV产业。未来只要有新产品,不论是AI服务器、电动车、机器人,甚至是太空领域,鸿海都会是客户优先选择的合作伙伴。

谈及鸿海的具体业务表示,刘扬伟指出,从产品组合的角度来看,进入ICT产品的传统旺季,消费智能产品占比从35%提升至37%,增加幅度最大。而AI服务器的强劲成长,带动云端网络产品占比,从上一季度的41%,进一步提高到42%的水准,依旧是贡献最大的产品类别。

AI服务器表现方面,鸿海集团发言人巫俊毅指出,AI产业维持高速成长,受惠于算力需求强劲与新一代AI机柜量产,第三季度AI机柜出货季增300%,累计AI服务器营收已提前达到“兆元规模”。展望第四季度,新一代AI机柜出货将持续爬升,预期季增高双位数。

根据市场预估,2026年美国前五大云端服务供应商(CSP)资本支出将达近6000亿美元,显示对AI服务器强劲需求将延续。

消费智能产品方面,刘扬伟表示,进入第四季度出货旺季,预期季对季将呈现强劲成长。依照目前能见度,预计这类产品拉货动能会比去年好。

电动车产业方面,刘扬伟说,全球汽车产业正接近OutsourcingBreakingPoint(外包转折点),与二十世纪90年代PC产业转向专业分工的历程相似。鸿海具备CDMS(委托设计制造服务)模式优势,预期委托制造与设计服务的机会将大幅增加。

据悉,鸿海将于11月21日至22日举办鸿海科技日,将展示AIFactory、机器人、半导体等九大主题成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