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守护叫“火焰蓝”(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亿通速配 万生配资 2025-11-10 2 0

在贵州省开阳县,消防员组织幼儿园小朋友参加应急演练。袁福洪摄(新华社发)

浙江省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开展水上课目演练。陈永杰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在警铃响起时,消防员们 " 刀山敢上,火海敢闯 ",用无畏担当守护你我平安。他们不是生来勇敢,只为护我们周全。危险的地方,总有 " 火焰蓝 " 的身影。

" 十四五 " 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投入,新建城市消防站 3538 个;新建政府专职消防队 6692 支,新招录政府专职消防员 11.4 万人,总人数达到 25.5 万,消防救援力量得到明显扩充。

11 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全民参与,人人尽责,提升消防意识,筑牢安全防线,向消防员致敬,对自身安全负责。

如何正确用火用电?

本报记者 亓玉昆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家消防救援局于 11 月份在全国开展消防宣传月活动,主题是 "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 "。为预防火灾事故,围绕施工作业、生产经营、餐饮休闲、居家生活等日常场景,相关部门提示安全用火用电用气。

施工作业时——进行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前,要注意检查设备线路,避免因低温导致线路脆化、破损引发事故;采取有效防风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生产经营时——组织专业电工对配电柜、开关箱、用电线路、插座等用电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更换老化、破损线路,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取暖。

餐饮休闲时——加强专人对电器和线路的日常维护保养,不能超负荷使用插座和插排;使用合格燃气灶具、阀门和软管;加强日常安全检查,防止因低温导致接口松动、管体变硬引发泄漏;使用燃气时必须保持场所通风,严禁因天气寒冷紧闭门窗导致通风不畅。

居家生活时——手机充电器等小型电器,请勿长时间通电闲置;使用电暖器、电热毯等设备时,务必远离可燃物;切勿在电暖器上直接烘烤衣物,入睡前务必关闭电热毯电源。

山西平遥古城消防员杨小杰——

在狭窄的古城小道中,找到最优救火路线

本报记者 郑洋洋

11 月 9 日一大早,山西平遥县古城消防救援站消防员杨小杰就和队友们上了街。与以往不同,这次巡逻是和网格员一起跨区域进行消防隐患巡查。杨小杰一边向商户演示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一边记录下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等隐患。

消防站联动辖区社区发动网格员力量,重点排查商铺电气线路穿管保护、灭火器配置、易燃物品存放等隐患,同步开展 " 隐患随手拍 " 行动。" 网格员比我们更熟悉古城的街巷布局和商铺情况,跟他们搭档,隐蔽隐患一找一个准。" 平遥县古城消防救援站指导员史建东表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古建筑密集,96% 都是砖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极快。一次修复古建过程中,工人烤漆时不慎引发火灾。看着火焰在有几百年历史的屋顶蔓延,杨小杰救火后,说不出的心疼。" 我们在灭火中要注重对古建的保护,尽量减少水渍等对古建的二次损害。" 杨小杰说。

三年前,队里从有经验的消防员中选择驾驶员,杨小杰主动报了名。" 消防车驾驶员,这个岗位充满挑战。" 杨小杰介绍,驾驶员要对古城内市政消防栓等情况牢记在心,确保消防车迅速且安全地抵达火灾现场。

古城内道路狭窄,部分街巷不足两米,大型消防车难以通行," 找路快、找水准 " 成了救援的关键。古城道路情况、412 个市政消防栓及各处水源的位置和状况,杨小杰都了如指掌。" 无论报警人说的是‘某某客栈后巷’还是‘某家老醋坊隔壁’,杨小杰都能立刻报出最优路线,找到距离最近的消防栓或水源。" 史建东说。

今年,古城消防救援站把古城水源图、消防栓图、车辆道路图合并为一张大图,在训练中让每名消防员牢记,队里像杨小杰这样的消防员越来越多了。

江苏淮安工业园区消防员林一星——

处置化工泄漏,慢一秒危险就多一分

本报记者 王伟健

清晨 5 点 50 分,天色微亮,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宁连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林一星已经准时起床。6 点出操,6 点 30 分洗漱整理内务,7 点早餐,7 点 40 分集合检查车辆与装备……这套作息表,林一星已经严格遵守了十几年。

林一星所在的淮安工业园区消防救援大队,下辖宁连路消防救援站和盐化专职消防救援队,共有 94 名消防员和 21 辆执勤消防车,是守护淮安工业园区安全的重要力量。

" 我们的训练,从穿衣服就开始了。" 在进行 " 反应釜泄漏处置 " 这一训练课目时,林一星一边指着厚重的防护服,一边向记者介绍。

白色烟气(模拟氯气)腾起的瞬间,命令也随之下达:"1 号车,储罐根部阀门出现轻微泄漏,做好堵漏准备!"

林一星躬身贴近地面,手持有毒气体检测仪,向泄漏中心谨慎探查。查明泄漏点位在进料口处的阀门后,他招呼队友支援。

队友应声而动。在防护手套的阻隔下,林一星的手指几乎失去触感,全凭成千上万次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精准操作着注入式堵漏工具组。三分钟后,成功堵漏,泄漏终止。他随即带领洗消组,用碱性物质彻底中和残留 " 毒气 "。" 化工灾害,黄金救援时间是以秒计算的。" 训练间隙,林一星扯下被汗水浸湿的头盔," 你慢一秒,危险就多一分。"

11 月 9 日,林一星和队友们来到工业园区星期八街区,向居民讲解家庭生活中潜在的火灾隐患。" 像面粉、淀粉这类可燃性粉尘,飘散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 他一边讲解,一边进行演示。居民李媛说:" 平时做饭经常在灶台边用面粉,真没想到这么危险,以后一定得远离火源。"

回到营区,林一星在日志上认真记录下今天的工作情况。他说:" 窗外是城市的工业命脉,也潜藏着需要时刻警惕的风险,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云南临沧市孟定镇消防员肖昌和——

穿梭山间,水火中及时救援

本报记者 叶传增

" 天干物燥,家庭取暖设备要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商铺的电气线路要定期检查,切勿私拉乱接…… "11 月 9 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消防队队长肖昌和来到镇农贸市场,提醒群众安全用火用电。

" 过去镇上也有消防队,但人数少、装备差,都没有专门的营区。" 肖昌和介绍,以往遇到突发紧急任务,乡镇救援能力有限,需要县消防救援大队支援。救援人员从县城到乡镇,至少要 1 个小时车程。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全面建设政府专职消防队和消防工作站(以下简称 " 一队一站 "),要求在城市消防救援站保护范围之外的 1134 个乡镇(街道)建设 " 一队一站 ",打通基层消防救援的 " 最后一公里 "。" 一队一站 " 建设以来,云南消防系统累计参与灭火救援 1.8 万起,查改隐患 6 万余条。孟定镇消防员由 8 人扩充到 30 人,消防车增加至 6 辆,并配备冲锋舟、破拆器等装备。

" 波乃寨涨水,有人员被困,立即出动抢险救援!" 一天深夜,孟定镇消防队营区内,急促的警铃突然响起。快速整理好装备,肖昌和率领 2 车 10 人,携冲锋舟、救生衣等装备迅速赶往现场。5 分钟后,救援人员抵达现场,积水已漫至膝盖。

" 一组去东侧,二组去西边,三组带上冲锋舟,逐户疏散。" 肖昌和果断下达指令。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10 余名群众全部安全疏散至临时安置点。

" 我们是离山区群众最近的消防队伍,无论水灾火患,我们都要冲在前面,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肖昌和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