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获瑞士化工巨头科莱恩9亿元产能扩建

亿通速配 亿通配资 2025-11-08 3 0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正在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的广东惠州,再次迎来外资大项目投产。

115日,瑞士特种化学品巨头科莱恩(Clariant)在惠州大亚湾投资1.2亿瑞士法郎(约9亿人民币)的两大扩建项目投产,包括高性能表面活性剂新建项目(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以及高性能无卤阻燃剂第二条生产线(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

在此之前,科莱恩已经在惠州追加了一系列投资。2009年,集团落地惠州,投资了在亚洲的首座环氧乙烷衍生物工厂。2014年,又动工化工二期聚乙二醇药品项目。202310月,科莱恩在大亚湾工厂的第一条高性能无卤阻燃剂生产线投产,投资6000万瑞士法郎(约4.5亿元人民币)。

以科莱恩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以及一批石化国企和民企,构成了惠州的产业底色。惠州市副市长段致辉在投产仪式上表示,惠州正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3+7”工业园区。目前科莱恩在本地投资额累计超过20亿元。

凭借22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380万吨/年的乙烯产能,惠州炼化一体化规模稳居全国前列。每年,大亚湾石化区可提供130多种近3800万吨基础化工原料用于延伸中下游产业链。2024年,大亚湾石化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670亿元,增长13.9%,工业增加值增长20.9%

大亚湾石化园区 界面新闻记者拍摄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蓝皮书(2024-2025)》,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以炼油、乙烯项目为核心,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石化深加工产品、高新技术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推动产业链向下游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作为典型的产业链经济,石化行业多种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下游制造业,下游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是吸引外资巨头加码广东投资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这个战略市场,扩大产能跟本地布局对于贴近客户尤为重要。这次扩建让我们得以更加聚焦华南核心市场,这是市场增长很快的一个地区。”科莱恩首席执行官(CEO)康睿德(Conrad Keijzer)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

政治环境变化、关税压力增加、供应链动态演变成为全球贸易的大背景。康睿德提到,这些变化使得贴近客户和本地生产变得空前重要。现阶段供应中国市场的产品中,约50%产自中国本土,所需原材料约八成来自本地采购。加强本地布局将确保供应链的韧性和响应速度。目前中国市场销售额约占公司全球销售的10%。通过这些新投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将中国市场比例提升到14%左右。

即将全面投产的两个项目,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制药、个人和家居护理、工业应用、农化等下游行业。

汽车是阻燃剂应用的主要行业之一,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燃油车时代,电子电气架构对阻燃剂需求并不大。但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发展,行业向800V及以上更高电压系统过渡,电池组件、充电设备及电缆、连接器对阻燃剂提出了更高需求。

广东是我国主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市场。根据规划,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要超过300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超过18%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包括高压连接器、充电连接器等。公司董事长林国军提到,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成为业内关注重点,电池包的组件对阻燃剂等材料提出了严格要求,既要求常规的机械性能、电性能,更需要有高阻燃和绿色环保性能。

我们在2023年和科莱恩达成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合作,合作领域包括阻燃材料在高压连接器、充电连接器等连接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科莱恩提供活性阻燃剂技术,我们专注于产品的执行和应用开发。林国军说。

市场需求也转化为实际增长。康睿德提及,尽管今年汽车市场整体放缓,但阻燃剂业务在汽车板块仍保持20%的增长。

科莱恩吸附剂和添加剂业务单元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安凯薇(Angela Cackovich)进一步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中国电动车保有量达到3000万辆,占全国汽车保有总量的10%。此外,电动车充电设施也需要使用阻燃剂。公司这个领域相关产量也在持续上升,我们认为,汽车市场对高性能环保阻燃剂的需求会显著上升,成长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而无卤阻燃剂可以替代含卤阻燃剂,同时帮助客户做新的应用开发。

科莱恩在2009年落地惠州 界面新闻记者拍摄

除了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硬科技赛道也在广东掀起热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汽车制造业增长8.2%,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分别增长24.6%37.6%。部分高技术和新能源产品产量呈现高增长,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3.7%15.2%44.8%40.3%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向界面新闻分析指,在石化行业高附加值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方面,广东具备产业生态。无论是战略新兴产业还是未来产业,广东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些产业为化工新型材料提供了发展空间。

“当下最火热的人形机器人,就用了很多新型材料。比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灵巧手的核心材料之一,主要用于高自由度灵巧手的腱绳传动系统。聚酰胺工程塑料(PA)用于人形机器人骨骼结构件。聚酰亚胺(PI)和聚苯硫醚(PPS)同样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材料,主要用于提升机械性能、轻量化设计和传感能力。”郑宝山认为,大湾区可以形成就近供应的产业生态,从而带动化工新材料的转型升级。

安凯薇表示,事实上从新能源汽车到低空经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对阻燃剂的要求都是类似的,即抗高压、耐高温的性能,“例如数据中心,会使用大量的塑料,对于阻燃剂性能要求比较高。未来,新型阻燃剂产品也能延伸覆盖到这些新兴产业。



导热液是特种化学品应用在新兴产业的另一个例子。科莱恩护理化学品业务单元及美洲地区总裁贵世廷万(Christian Vang)向界面新闻指出,很多AI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在散热的时候需要进行热转移的液体,对高级特种润滑油衍生了需求。

目前,科莱恩在全球有68个生产基地,其中9个位于中国。惠州大亚湾生产基地主要包括原料药和药用辅料、个人及家居护理和添加剂等。康睿德指出,从原材料来看,医药相关产品用环氧乙烷来生产,这是一个很大的竞争力。



“而在个人护理、家居护理领域,温和表面活性剂和污渍抵御聚合物等产品在华南市场销量也很大,这里集中度很高,这也是选择在大亚湾扩建的原因。工厂位置刚刚好,我们的客户就在周边。”贵世廷万说。

除了生产本地化外,这家瑞士特种化学品龙头也有意推进研发本地化。科莱恩催化剂业务单元及亚太地区总裁严坤泽(Jens Cuntze)告诉界面新闻,在产能扩建外,也会做本地化人才的布局,比如招聘研发和技术应用方面的人员,以及业务领导和全球管理层等职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