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继续增加,延续了此前两个月的升势。
1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值得注意的是,10月末我国外储规模已连续三个月升至3.3万亿美元之上,较上年末也大幅增加1409.9亿美元。
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这是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走强,非美元货币总体下跌,但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带来的正估值效应。当月,美元指数震荡上行,累计上涨2.1%至99.8,创8月份以来新高。
同期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黄金储备为7409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3万盎司。
外储环比上涨47亿美元
受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综合影响,10月末外储环比上涨47亿美元至33433亿美元。
由于外储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贬值会降低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
汇率方面,10月份美元指数上涨2.1%至99.8。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美联储降息的同时美元逆势上涨,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鲍威尔讲话放鹰,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比预期更强劲,12月是否降息“远非已成定局”;二是中美元首韩国会晤后,取得超预期的磋商成果,提振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三是非美货币疲软,欧元、日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下跌1.7%、4.0%、2.2%。
10月份,人民币在主要非美货币中表现相对强势,中间价和在岸即期汇率(境内银行间市场下午四点半交易价)累计分别升值175个基点及51个基点,至7.0880比1以及7.1135比1,期间在岸即期汇率一度升破7.10,为2024年11月5日以来首次。
管涛分析,当月中间价与在岸即期汇率偏离幅度小幅扩大,境内外即期汇率延续强弱互现格局,显示市场汇率预期保持基本稳定。由于月末个别交易日外汇市场成交有所放量,境内银行间市场月均即期询价外汇成交规模升至429亿美元,环比增长14%。
“从资产价格来看,全球股债双强对外储形成支撑。”温彬进一步分析,10月份,美联储降息推动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8%,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2.3%。日本高市早苗上任,财政政策蓄势待发,刺激日经指数上涨16.6%,创历史新高。欧元区经济缓慢修复,欧洲斯托克指数上涨2.6%。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状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黄金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货币属性到投资价值,从国家储备到金融市场稳定,黄金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0月末,我国黄金储备环比增加3万盎司(约0.93吨)至7409万盎司,为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
温彬认为,黄金脱离了单一主权货币体系,在美元剧烈波动、美元资产信用下滑的长期趋势下,通过增加黄金储备有助于优化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分散美元资产占比过高的风险。此外,当前全球地缘政治风险高企,区域冲突此起彼伏,黄金的避险和抗通胀属性决定了其仍有较大的投资需求和升值空间,有助于我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
除我国之外,各国央行购金需求持续高涨,黄金已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分析,自2019年3月29日起,各国央行可以将按市值计价的黄金持有量计算为现金持有量,列入与货币具有同等地位的一级资产和可进行扩充资产负债表的核心资产,黄金的货币属性得以大大强化,并对美元形成趋势性替代。
他表示,在此后数年间,各国央行总体购金量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分布的不平衡及黄金占外储比例分布的不平衡,也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央行购金具有持续性的预期。特别是俄罗斯、土耳其、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央行,出于去美元化和通胀对冲的双重需求,正大幅扩充其黄金储备。
近期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更加强调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地位和作用,彰显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在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方面,强调要推动市场多元化、优化升级货物贸易以及培育新增长点,出口将长期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在拓展双向投资方面,提出对外资要落实好“准入又准营”、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为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基本平衡奠定了基础。
温彬认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是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的根本支撑。
庞溟表示,在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仍以美元为主的格局下,黄金作为国际公认的避险资产与最终支付手段,能在特殊情况下为官方外汇组合提供补充保障。
王青分析,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