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定期盘点在全球范围内完成的部分建筑作品,从设计中见建筑师的思想与设计的独特匠心。本期聚焦近期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及国内的西安大剧院,前者是一个扩建项目,打破了原有的展示格局,为观众提供的全新的观展方式;后者则由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设计,以秦岭的山脉轮廓为灵感,打造“城山相映、山水相映”的开放式文化空间。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扩建带来的全新观展方式
近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一座混凝土建筑给这座充满哥特式塔楼和精致尖顶的校园带来了一丝震动。这是一栋新建筑,外立面被一排排垂直的灰色肋状结构包裹,与周围庄严的拱形窗户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普林斯顿大学新扩建的艺术博物馆,最初由加纳裔英国建筑师大卫阿贾耶设计,后因阿贾耶的指控丑闻,项目转由阿贾耶建筑事务所的前副主任马克麦奎德、库珀罗伯逊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艾琳弗林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内建筑师罗恩麦考伊合作完成。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约有11.7万件藏品,涵盖了从伊特鲁里亚、中世纪楼梯到表现主义绘画和当代雕塑等各种类型。此前,这些藏品分散存放于过去的杂乱建筑中,如今新完成的扩建项目,不仅新建了馆舍,也对原有建筑进行了翻新,为其覆上与新馆一致的预制锯齿状混凝土外墙。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外立面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外立面
该建筑包含九个亭状空间,以深挑檐为特点,其边角被大刀阔斧地切削,显露出内部混凝土的粗粝。建筑外立面通体采用阳极氧化铝板,勾勒出窗框的位置。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师德罗恩麦考伊说,这一建筑融入了粗野主义的经典元素,“由于其恢宏的体量感,人们会从中看到传统的粗野主义风格,也会看到路易康的影子。我认为这座建筑精准地捕捉了那种建筑风格历久弥新的时代感。”
建筑面积达14.6万平方英尺(约合13,563平方米),主体结构分布于上下两层,其中大部分藏品陈列于上层空间。建筑设有多处入口,其主入口藏匿于一道斜坡之下——访客需穿越一个户外中庭空间,方可抵达高耸的迎宾廊。这里还陈列着艺术家尼克凯夫的大型装置作品。铝制展窗巧妙内转,确保了访客在画廊内部也能获得一览无余的中庭外向视野。首席策展人朱莉安娜奥克斯德韦克说,“我们希望它感觉像一条开放的通道,这里的道路与校园内原有的道路走向一致。如果学生们在途中碰巧看到几件作品,并对艺术产生兴趣,那就更好了。”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厅内部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厅内部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厅内部
户外中庭的设计理念在宏伟的主厅中得到呼应。这个兼具社交与表演功能的空间,以深色混凝土悬挑结构为支撑,顶部是一扇装有木质棂格的扇形天窗。 石与木的对比自外而内贯穿整体,胶合木梁轻盈托举着屋顶楼板,此设计在衔接主厅与藏品区的楼梯夹层处,成为点睛之笔。
每个展厅入口皆以光滑的花岗岩门廊作为标志。展厅之间彼此串联,这种布局营造出无缝衔接的流动空间,引导访客自如穿行。博物馆称这一布局是为了“打破藏品内部的传统等级制度”,不仅塑造全新的观展方式,更凸显了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精神。学校方面表示,“此举打破了多楼层展厅布局的传统等级格局,随之而来的,是当观众沉浸于那些超越地域与年代界限的叙事时,将不断收获探索的惊喜与发现的瞬间。”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厅内部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厅内部
展厅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木质饰面的小型休息室,部分顶部绘有壁画,可供观众片刻小憩。建筑顶层有一家拥有开阔露台的餐厅。此外,多个展厅采用深色嵌入式天窗引入微光,以此营造沉浸式的观展氛围。如今,在不同建筑师的通力合作下,他们打造了一个兼具内涵与工艺的场所,在普林斯顿大学校园的历史中心散发着独特的气息。
王澍从业四十多年来设计的第一座剧院
在国内,近期最引人注目的项目则是西安大剧院的开幕。该项目由中国第一位普利兹克奖得主、建筑师王澍设计,这也是王澍从业四十多年来设计的第一座剧院。

西安大剧院
据悉,西安大剧院是西北地区首座综合型高端演艺场所,坐落于西安高新区核心区域,内含四大剧场,包括1600座歌剧厅,1300座音乐厅、1000座实验剧场,和300座综合排演厅等顶级设施,连同附属空间,能容纳近5000人。
王澍以“城山相映”为核心理念,试图以建筑语言转译秦岭,屋面角度变化模拟山形起伏,并与人工湖共同构成景观。建筑外墙采用琉璃砖与石材混砌,砖色提取自唐代青绿山水,以现代工艺重现唐三彩意象,使建筑在阳光下呈现山水长卷般的流光溢彩。内墙运用竹纹清水混凝土工艺,呼应终南山的竹林,呈现素雅质感。

西安大剧院外立面

西安大剧院外立面

西安大剧院俯瞰图
不过,这一设计也曾引来争议,许多网友认为这种拼接手法过于直白,几何切割削弱了自然意境,呈现出一种突兀的构成感。同时,该建筑群的平面视角被网友吐槽像“鳄鱼喝水图”。
相比外观的争议,建筑内部的设施体验值得肯定。大剧院的音乐厅以“云幔清音”为理念,把木构元素带到观众厅里。木构下方,是漂浮云幔状的玻璃反声板和竹模混凝土墙面,配合顶部星空灯,不仅设计巧妙,还把传统元素和现代技术进行了完美融合。厅内座椅也颇具巧思,可开可合,适应不同场合需要。此外,歌剧院板块,则是首次实现在国内新建大型剧院中采用沉浸式音响系统。

西安大剧院内部

西安大剧院内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建筑打破了传统剧院的物理边界,以不设围墙与常规的大门、布局成了“24小时开放”的理念,打造市民精神栖息所,使公众可以在建筑群中自由漫步。未来,这里将引进国内外优质演出,以及其他公益性质的表演,以此推动艺术走向更宽广的公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