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黄金投资!多家银行宣布:上调!

亿通速配 万生平台 2025-10-30 5 0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张冰洁

  近期,国际金价在高位持续剧烈震荡,多家商业银行密集上调积存金业务的起购金额。调整后,部分银行已将“门槛”抬升至千元大关。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对贵金属积存业务门槛进行调整之余,为了顺应黄金市场变动,还有银行将积存计划的起点金额调整为“随金价浮动”的模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普通投资者的参与节奏,更折射出市场风险升级下的行业应对逻辑。

  投资门槛突破千元大关

  进入10月,国内银行业掀起了积存金业务调整的热潮,且调整方向高度一致——大幅提高积存金的起购金额。记者梳理多家银行公告发现,此次调整覆盖多家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起购金额的涨幅最高近20%。

  在金价持续上涨之下,10月21日,两家股份制银行同日宣布上调积存金业务起购金额,调整幅度均为200元。

  “由于近期国内金价波动较大,根据黄金积存业务相关监管规定,为顺应市场变化,自2025年10月24日起,我行平安金积存业务按金额设定的定投计划起投金额由900元上调至1100元。”公告显示。

  同日,也发布公告称,该行计划调整积存金活期及普通定期业务按金额购买方式的购买起点金额,即日起,客户在该行按金额交易时,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人民币1000元起调整为人民币1200元起;按重量交易时,单次购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为1克不变。

  在国有大行中,的调整颇具代表性。该行自10月13日起,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仅按克数积存的起点仍维持1克不变。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调整固定的起点金额之外,自10月27日起9:30起,将该行“贵金属钱包”积存计划调整为“随金价浮动”的模式,积存金额需大于等于实时金价,且符合积存交易递增单位要求(100的整数倍)。

  对此,交行举例称,当积存时的贵金属钱包业务金价923元/克,积存计划交易递增单位为100元,则可申请积存计划的最低金额为1000元。公告显示,调整前已设置成功并有效的积存计划将继续执行,不受影响。调整后,新建、修改、恢复已暂停的积存计划需满足交行最新起点金额要求。

  除了全国性银行之外,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在同步跟进调整。10月10日起,乌鲁木齐银行将积存金起购金额由900元调整为1000元;10月11日起,将积存金起购金额由900元提至1000元,明确表示金额不足将无法提交交易申请。

  积存金业务年内迎来多轮调整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为了顺应金价走势的变化,今年以来,商业银行积存金业务起购金额已经历数轮调整,最高累计涨幅超50%。

  在10月13日之前,工行如意金积存业务已经经历了3月3日、4月10日、5月12日三次调整,最低投资额从年初的650元升至1000元,累计涨幅近54%。

  工行在本次公告中也明确提示,后续,该行将持续关注贵金属市场波动情况,适时对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进行调整。

  积存金业务投资门槛也呈现“阶梯式上调”特征。10月15日起,该行将积存金产品最小购买金额从850元调至950元,这已是中国银行今年以来第四次上调门槛,年初时该门槛仅为650元,累计涨幅超46%。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积存金业务投资“门槛”的同时,银行业还密集发布了风险提示,仅工商银行10月以来就已两次提示防范贵金属价格波动的风险。

  此外,于9月24日、10月10日、10月17日接连发布三则关于近期贵金属业务市场风险提示的公告。

  “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请您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建行公告显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积存金门槛调整,本质上是市场从“低门槛普及”向“理性配置”转型的信号。提升黄金业务投资门槛,既能防范市场过度投机,也能引导投资者更谨慎地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银行调整贵金属业务的原因主要是近期金价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显著上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受访时表示,这些调整旨在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市场风险,尤其是在当前金价高位震荡、波动性增强的背景下。

  受访专家也表示,金价波动仍在持续,银行的业务调整也将随市场变化动态优化。对投资者来说,保持理性判断、选择适配工具,才能在黄金市场的波动中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核心需求。

  “对投资者而言,黄金作为贵金属,把黄金作为多元化投资产品的一类进行投资,有助于分散风险,稳定投资收益。”娄飞鹏说道,“不过,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收益预期等因素,理性开展投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