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买短乘长”导致超载,老问题该有新解法了

亿通速配 亿通配资 2025-10-03 3 0

双节假期,由于部分铁路旅客“买短乘长”,导致个别高铁列车出现了超员预警、临时停车的情况。如9月30日,从杭州西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G3754次列车,因乘客“买短乘长”,行至张家港站时未及时下车,导致列车超员触发警报,在张家港站临时停车40分钟,后续途中又发生两次类似情况,最终列车晚点1个多小时。

“买短乘长”已经是一个老问题了。近几年,几乎每逢春节、“十一”假期、“五一”假期等出行高峰期,都会出现类似情况。今年春节期间,还曾发生到站乘客拒不下车、买到票的乘客上不了车的尴尬情况。网友也常常为此吵得不可开交。这次也不例外,从不少网友的留言可以看出,对新闻当中的“买短乘长”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对相关政策和规则的理解尚不够清晰、全面。

有必要澄清的是,“买短乘长”也分具体情况:一方面,如果列车仍有运力,乘客主动提前提出补票,列车员都会为其办理补票,这种情况下的“买短乘长”是合理合规的,在日常出行中也很常见。另一方面,在列车员已经明确告知运力不足,无法办理补票时,以及乘客故意不主动办理补票,到站后又拒不下车,这些情况下的“买短乘长”就是明确违规的,列车有权拒载。

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旅客要求越过车票到站继续乘车时,须在原车票到站前提出,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列车员可予以办理,核收越站区间的票款;无运输能力时,列车有权拒绝旅客补票和继续乘车。

由此可见,规则是非常清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执行过程中。比如,最直接的,当有乘客违规“买短乘长”且拒不下车,如何将其请下车?如果好言相劝对方却不为所动,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须知,在列车运力有一道固定的安全警示线的情况下,前程的乘客赖着不走,就意味着后程的乘客无法上车,这等于是侵占了后续乘客的席位(不管是坐票还是站票)。换言之,这种行为实则是违规乘车,与霸座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一旦触发临时停车导致晚点,耽误全车旅客时间,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就更大。

从消费的角度讲,无论是何种交通工具,出行服务的本质就是服务。正常购买车票的旅客,就是和承运方签订了一份契约,列车有责任为其提供准时的、等价的、合格的服务。因此,哪怕不从列车安全运行的角度,就是基于维护正常购票乘客正当权益的逻辑,也应该有效地将违规“买短乘长”乘客请下车。

国庆叠加中秋的八天长假,大众的出行需求猛增,一票难求是客观存在的。当供需矛盾难以调和时,规则就意味着公平。在这样的语境下,大家还是需要多一些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尽量把事情都做在前面,特殊时期要有多手准备,要考虑到无法补票后的代替计划,进行换乘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而面对每逢长假几乎都会出现的、已经可预见的“买短乘长”问题,全社会是时候形成新共识了,也是时候完善可执行的操作程序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