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中国或尝试“单城单店”,内部竞争能否转向统筹发展?

亿通速配 万生平台 2025-09-30 2 0

在“新势力”车企加速布局商圈门店的同时,有合资车企已开始缩减经销商网络。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丰田中国正在试点销售渠道调整措施为部分区域“单城单店”,即一个城市仅保留一家丰田合资品牌4S店,此举旨在提升服务体验与运营效率,同时兼顾环保目标,目前仅在尝试阶段。

哪些城市将率先开启试点?现有经销商该何去何从?界面新闻联系丰田中国方面,并未获得直接回应。对方仅表示“目前针对这个事情我们没有对外公布,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同步”。

这一尝试本质上是丰田中国降低运营成本的举措。合资品牌在销量增长乏力、利润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单城单店”模式不仅是丰田的渠道改革,更是合资品牌应对市场变局的关键一步。

而选择做减法,背后折射出的是丰田对中国市场的战略思考。从过去两家合资公司“你死我活”的竞争格局,转向由丰田中国统筹平衡的全新发展路径。同时,“单城单店”模式也有益于提升经销商利润,使其能更专注地提高服务质量。

在走访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门店的过程中,多位销售人员均向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尚未获知有关渠道调整的消息。不过有销售人员称,“可能销量下滑导致的,直接开两个店都卖不动车。”但在一线城市,暂时还不至于合并门店。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正快速发生转变。在与多位计划购车的消费者交流后,界面新闻注意到,大家普遍不再将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功能视为加分项,而是将其视作购车基本门槛。而丰田等合资品牌,恰巧在这一环节存在明显短板。

“合资品牌对科技感的要求不高,没有他们(新势力车企)配置高。”一位丰田销售人员坦言,展厅内近十款新车中,仅有一款配备智能驾驶功能,且为纯电动车型。同时,大多数丰田混动车型无法享受新能源免税政策,仍需按燃油车标准缴纳购置税等费用,削弱了部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丰田在华新车销量曾连续三年下滑。其中,2022年销量194.06万辆,同比下降0.2%;2023年销量190.76万辆,同比下滑1.7%;2024年销量177.6万辆,同比下滑6.9%。直到2025年上半年,销量才开始止跌回升。

界面新闻在走访中同时发现,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在部分车型上存在高度重合现象。例如紧凑级车领域的卡罗拉与雷凌,中型SUV领域的荣放与威兰达,以及MPV领域的普瑞维亚与塞那,在尺寸和价格定位上都高度相似,且终端优惠幅度普遍在3至5万元。

这意味着在传统双网并行模式下,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陷入了“捉对厮杀”的困局。消费者在选购新车时,面对高度重合的产品,往往陷入品牌选择的两难。同时,经销商为争夺有限客户资源,频繁压价,持续压缩利润空间。

上述背景下,“单城单店”模式或使两家合资公司从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经销商不再需要在两个品牌间做选择,而是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全面的产品组合。不仅可以避免内部竞争,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单城单店”也并非纯粹做减法,而是打破两家车企销售壁垒,实现销售资源的整合。在这一模式下,丰田中国对销售体系的控制力更强,以往需要同时协调两家合资公司,现在只需与单一经销商对接,决策链条更短,市场反应也将更迅速。

不过,“单城单店”模式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一模式能有效缓解经销商间的内耗,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若整合不当,可能削弱经销商的市场竞争动力,影响终端服务活力和消费者选择多样性,从而对长期品牌竞争力形成潜在挑战。

实际上,近期进行渠道调整的合资车企并非丰田一家。福特中国也宣布,将在上海设立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作为福特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管理福特品牌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该公司计划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运营。

“合资品牌已经全面意识到了销量下滑的问题,在无法支撑现有渠道利润的市场环境下,战略收缩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分析师向界面新闻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