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9 月 22 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主管媒体《产品可靠性报告》官方账号 " 中国质量报告 "9 月 21 日发文称,11 万辆小米 SU7 并非例行 OTA,而是受调查后被动召回。
小米汽车 9 月 19 日宣布召回 11.7 万辆 SU7。该公司官方称,本次召回意在进一步提升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虽然本次升级不需要物理更换任何零件,但仍按照召回的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
中国质量报告表示,小米此次召回编号为 "S2025M0149I" 和 "S2025M0150I",对应缺陷类别为 S,即安全缺陷;召回类型为 I,即受调查影响召回。这也意味着,小米汽车此次召回并非主动召回,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
从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召回信息来看,一汽丰田(召回编号 S2025M0124V)、小鹏汽车(召回编号 S2025M0142V)等对旗下电动车产品的召回均为主动召回事件。
中国质量报告还称,OTA 被普遍用到召回领域后,提高了召回效率,降低了召回成本,但另一方面也模糊了 "OTA" 和 " 召回 " 之间的界限。
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指出,企业实施 OTA 升级活动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组织实施,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缺陷汽车产品。若消除缺陷的措施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变更,企业应当在取得产品变更许可后,方可恢复相应汽车产品的生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