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教育宣传周启动,监管剑指“黑灰产”

亿通速配 亿通速配 2025-09-15 2 0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9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启动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本次活动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围绕“为民办实事,提升服务水平;规范营销行为,强化适当性管理;抵制非法中介,维护金融秩序;防范电信诈骗,保护财产安全”等四方面,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社会媒体等多方力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分人群、有侧重的金融教育宣传。

在启动仪式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付万军强调,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尊重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保护消费者,是金融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具体体现。

付万军进一步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坚持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与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统筹推进。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化民生服务,持续优化金融供给;二是强化行为监管,压实金融机构消保责任;三是强化环境治理,净化金融市场生态;四是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也将提示提醒防范互联网贷款乱象、金融领域“黑灰产”侵害作为重点。

据了解,今年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将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借贷相关知识,提醒公众警惕通过混淆概念、隐瞒年化利率、不实承诺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贷款,防范以管理费、担保费、权益费等名目隐藏高额息费等行为,帮助人民群众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针对金融领域“黑灰产”乱象,分类别、有侧重地提示提醒,揭示分析不正当反催收、恶意逃废债务、非法代理退保理赔、非法存贷款中介、虚假征信修复、非法荐股等行为表现形式及特点,帮助公众明辨风险,远离非法中介、非法“校园贷”等侵害。

同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涉及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案和以“代理退保”名义实施的敲诈勒索案。

在“代理退保”案例中,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期间,被告人林某某、马某某共为115名投保人恶意办理退保,造成保险公司经济损失217.62万元,从中非法获利48.96万元。2022年11月,公安机关对本案立案侦查。2024年5月,法院经依法审理认定林某某、马某某、何某某、吴某某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其中,林某某、马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何某某、吴某某在敲诈勒索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林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十万元;以敲诈勒索罪判处马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六万元;认定吴某某、何某某等2人犯敲诈勒索罪,结合吴某某其他犯罪情况,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十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五千元。部分被告人上诉后,2025年4月9日,法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规定,任何机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违法违规开展保险退保业务推介、咨询、代办等活动,诱导投保人退保,扰乱保险市场秩序。近年来,金融“黑灰产”组织、个人为谋求非法利益,假借法务公司、咨询公司等名义,广泛发布“代理高额退保”不实信息,怂恿、诱导投保人委托其代理“维权”,胁迫保险公司支付超出保险合同现金价值的退保金,并从中收取高额佣金。此类行为挤占正常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误导投保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应予以严厉打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