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元真金白银砸向自家银行!成都银行实控人“抄底”信号强烈,半年报业绩也亮了

亿通速配 万生配资 2025-09-05 5 0
  

  又一家城商行获大股东增持。

  9月4日,发布公告,宣布成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际控制的成都产业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产业资本集团”)和成都欣天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欣天颐”)增持计划进展情况。

  自2025年8月27日至9月4日,成都产业资本集团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成都银行股份4,775,500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为0.1127%,增持金额达8,700.10万元。目前成都产业资本集团的持股数量为247,657,086股,持股比例为5.8431%。成都欣天颐累计增持4,364,492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比例为0.1030%,增持金额为7,959.35万元。目前成都欣天颐的持股数量为165,298,490股,持股比例为3.9000%。

  此次增持合计金额超过1.6亿元,进一步巩固了成都市国资委对成都银行的控制权。

  实控人加码投资

  2025年4月9日,成都银行披露了关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增持计划公告,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企业将对成都银行进行新一轮增持。

  公告显示,成都市国资委作为成都银行实际控制人,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坚决支持市属国企股东当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积极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企业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成都欣天颐计划使用其自有资金,增持成都银行A股普通股,传递对成都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积极支持成都银行高质量发展,当好上市公司长期投资者。

  根据公告,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限为自4月9日起 6 个月内。成都产业资本集团和成都欣天颐拟增持的金额合计不低于69,998.27万元,不超过139,996.53万元。其中,成都欣天颐拟增持的金额合计不低于44,732.45万元,不超过89,464.89万元;成都产业资本集团拟增持的金额合计不低于25,265.82万元,不超过50,531.64万元。

  本次增持前,增持主体及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其他成都银行股东合计持有成都银行股份比例为30.03%。根据增持计划设定的增持金额上限计算,增持完成后,上述股东合计持股比例预计将达到31.91%;若按增持金额下限计算,增持完成后合计持股比例预计为30.97%。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两家增持主体将继续按照增持计划以自有资金安排执行后续增持。9月5日的成都银行公告显示,“鉴于成都市国资委控制的成都银行股份比例在30%至50%范围,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间成都市国资委控制的市属国企股东增持比例将合计不超过2%。”

  此外,成都市国资委承诺,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成都市国资委实际控制企业不减持所持有的成都银行股份。这一举措不仅表明了成都市国资委对成都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超预期业绩表现

  成都市国资委的增持决策,必然建立在对成都银行持续经营能力的深度认可之上。成都市国资委的增持行为体现了成都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释放出积极的市场信号。

  成都银行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截至2025年上半年,成都银行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报告期末,总资产达13,722.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21.09亿元,增幅9.77%;存款总额9,834.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6.22亿元,增幅11.02%;贷款总额8,346.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0.60亿元,增幅12.40%。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76.61%,经营结构保持稳健。

  报告期内,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2.70亿元,同比增长6.85亿元,增幅5.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4.50亿元,增幅7.29%;基本每股收益1.5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94%。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成都银行风险管理保持良好。全行不良贷款率0.66%,拨备覆盖率452.65%,流动性比例95.44%,流动性持续充裕。

  基于业绩加速好于预期,不良生产率降至近年新低,等多家券商给予成都银行“买入”评级。证券研报显示,成都银行紧抓国家战略腹地与园区建设机遇,二季度信贷增长再提速,并且优质的项目贷款为资产质量筑基,正向推动优于行业的ROE水平的实现,维持“买入”评级。考虑成都银行扩表优势以及好于预期的息差表现,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8.5%、10.0%、11.5%。

  战略布局清晰

  实控人增持与稳健业绩的结合,其意义远超公司自身发展,更指向了区域金融与经济的深度协同。

  成都银行作为成都市属重要的法人银行,其发展与地方经济息息相关。增持行为被市场解读为成都市国资委对成都银行作为“区域金融引擎”地位的再次确认和强化。在获得更坚实的资本支持后,成都银行有望在服务地方重大战略中扮演更核心的角色。

  除了实控人增持和半年报的亮眼表现外,成都银行还在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规划上展现出明确的方向。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议案,包括提名黄建军和张育鸣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增补第八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这些人事调整和组织架构优化将为公司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此外,成都银行在拓展业务领域和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方面也有着清晰的规划。公司将继续深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公司还将加大对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新兴业务领域的投入,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长远来看,成都银行有望依托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和客户资源,不断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品牌价值。公司还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各项业务稳健运行,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此外,成都银行还将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如“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尤为值得市场深思的是,近年多家地方商业银行发展受阻,其根本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放缓,而东部沿海地区和成渝经济圈等区域的商业银行发展较快,多项关键财务指标向好。成都银行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地方法人银行,其稳健发展不仅关乎自身成长,更关系到区域金融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战略布局、提升服务效能,成都银行有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股东、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然而,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业仍面临息差收窄、资产质量压力等挑战。成都银行需要继续加强风险管理,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以应对市场变化。同时,要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发展机遇,深化金融创新,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