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黎部队近50年维和行动将结束,多方担忧撤离导致“安全真空”

亿通速配 万生配资 2025-08-29 1 0

据新华社8月28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28日在安理会通过第2790号决议后作解释性发言,对决议最后一次延长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任期、要求联黎部队在2026年年底结束任务并开始撤出表示遗憾。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8日,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要求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撤离。视觉中国 图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联合国安理会28日以15票赞成的结果通过决议,决定最后一次延长联黎部队的任期至2026年12月31日,并自当天起按规定条件在一年内有序、安全地缩编和撤离。这意味着,该维和特派团在黎巴嫩驻扎48年后,即将撤出该国。

然而,不少外交官和黎巴嫩官员表示,联黎部队撤离恐将在当地留下“安全真空”,一名黎巴嫩高级官员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美国要求我们控制南部地区并驱逐真主党,但与此同时,他们却带走了一直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盟友之一。” 

近半世纪后联黎部队任务画上句号

根据联合国网站的报道,根据当天安理会通过的决议,联黎部队将有一年时间撤出其10800名军事和文职人员,以及所有联合国装备。在缩编和撤出期间,联黎部队将继续协助黎巴嫩政府,履行安保、观察、护送和医疗支援等职能,并协助保护平民及人道主义行动。

决议重申各方需全面尊重联合国在2000年设定的“临时撤军线”(即所谓的“蓝线”)、停止敌对行动,并以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第8段所述原则为基础,解决双方之间长期存在的问题。该条款规定,以色列和黎巴嫩必须全面停止敌对行动,黎巴嫩政府应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支持下恢复南部控制,确保除政府和联黎部队外无其他武装力量存在,为实现黎巴嫩南部长期和平与安全奠定基础。

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蓝线”以北的部队和据点,同时黎巴嫩政府在联黎部队支持下接管,并扩大对黎巴嫩全境的控制,确保没有其他武装组织的存在。决议同时表示,联黎部队撤离工作结束后,将保留有限警卫能力以保护人员、设施和资产。

联黎部队于1978年3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由联合国安理会设立,最初旨在确认以色列军队撤离黎巴嫩,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并协助黎巴嫩政府恢复其在该地区的有效权力。2006年,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爆发持续30天的冲突,安理会随后通过第1701号决议,将联黎部队规模扩大到1.5万人。联黎部队还是联合国维和部队中首支设有海军特遣队的维和部队,主要支持黎巴嫩海军监控领海。47年来,联黎部队在维护黎巴嫩南部地区的安全局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约50个国家为这一维和任务提供了人员支持。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7日,黎巴嫩南部埃尔梅里,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维和人员在赫莱贝山谷一处阵地执勤。视觉中国 图

各方反应不一,“某国表现令人失望”

尽管在28日的投票中,安理会15国一致赞成终止联黎部队任务,但各方表态却透露出这一表面和谐之下的暗涌。

据新华社报道,耿爽在投票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表示,为了确保联黎部队能够顺利延期,特别是考虑到当事国黎巴嫩的立场,中方对决议草案投了赞成票。他说,诚然,任何联合国特派团都不能永久存在,但也不应在局势依然紧张时草率撤出。在当前脆弱局势下,联黎部队的维稳重要作用不可或缺。某个常任理事国罔顾地面局势的紧张现状、罔顾黎巴嫩作为当事方的合理关切、罔顾安理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强烈呼声,一意孤行,强行推动在一年多后关闭联黎部队。这种强人所难、简单粗暴的做法令人失望。

另据《纽约时报》报道,英国虽然投票支持该决议,但表示失望,因为投票结果“并非基于对联黎部队撤军影响的证据评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也报道称,欧洲国家,特别是负责起草决议的法国,都反对过快撤出联黎部队。

黎巴嫩总理纳瓦夫萨拉姆在一份声明中对将联黎部队任务期限延长至2026年的决定表示欢迎,并感谢“安理会所有对黎巴嫩关切表示理解的友好国家”。

CNN称,尽管联黎部队过去多年在维护地区和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联黎部队一直“遭到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批评”。报道同时指出,很多美国政客也对联黎部队的存在感到不满,“而他们中的很多人要么在本届美国政府中占据了重要岗位,要么对白宫有强大的影响力。”

美国代理常驻联合国代表多萝西谢伊表示,特朗普政府支持结束该任务。“美国注意到,联黎部队(UNIFIL)的第一个‘I’代表‘临时’。”她在安理会的发言稿中说道。“现在是结束联黎部队任务的时候了。”

以色列外交部则对此次投票结果表示欢迎,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联黎部队“完全未能阻止真主党的军事集结”。以色列外交部表示,授权“有序、逐步撤军”将有助于“地区稳定”。

《金融时报》称,特朗普政府官员极力主张终止联黎部队的任务,因为“他们认为这项行动浪费资金,也导致在黎巴嫩南部用黎政府军取代真主党武装的工作进展缓慢”。报道同时指出,也正是在这些官员的推动下,华盛顿已经大幅削减了提供给联合国的资金,资金短缺也是导致各方不得不同意终止联黎部队任务的重要原因。

耿爽指出,此次限期关闭联黎部队任务是在联合国遭遇严重流动性危机、广大会员国正在讨论“联合国80周年改革倡议”的背景下发生的。中方认为,解决当前流动性危机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所有会员国无条件、足额缴纳会费和维和摊款。改革不能成为不履行财政义务的理由,更不能成为不顾实际情况、随意裁撤维和行动的借口。

联黎部队撤离“或留下安全真空”

尽管决议表示,联黎部队将在撤离前协助黎巴嫩政府军控制黎南部地区,但仍有许多外交官和黎巴嫩官员对未来的安全局势感到担忧。

英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詹姆斯卡里乌基表示,“英国认为,过早撤出联黎部队可能会营造一种真主党可以利用的安全环境。这威胁‘蓝线’两侧社区的安全,并阻碍达成长期政治协议的努力。”

阿尔及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阿马尔本贾马在投票后表示,联黎部队在缓和紧张局势、支持停火和支持黎巴嫩军队向南部部署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对“黎巴嫩和该地区的稳定仍然不可或缺”。他表示,在2024年11月黎以停火后,以色列军队仍然驻扎在黎巴嫩,并警告说,“如果不结束以色列对阿拉伯土地的占领,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仍将难以实现。”

《金融时报》称,黎巴嫩官员表示,黎巴嫩政府军尚无能力独自保卫黎巴嫩,需要国际社会提供更多资金,但国际社会尚未提供资金。自去年 11 月以来,联黎部队一直支持黎巴嫩政府军在黎巴嫩南部的行动,拆除了至少 500 个真主党建筑,包括弹药库、装有炸药的掩体和隧道。 

联黎部队发言人安德烈特内蒂在投票前表示,“联黎部队现在比过去更有意义”。“黎巴嫩有机会在黎巴嫩南部恢复国家权力,我们正在协助他们完成这一使命。”他说,“但这仅仅是个开始,组建军队需要时间。”

他27日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表示,虽然形势较之前有所好转,但基础依然十分脆弱,任何突发事件都可能破坏南部地区的脆弱平衡,并强调,如果黎巴嫩政府军无法获得足够的国际支持,“安全过渡将举步维艰,可能为国家稳定开创危险先例并引发新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届时将没有任何机制能够确保对当地局势进行独立、公正地监测与报告。”

华盛顿智库中东研究所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所长保罗塞勒姆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应该在黎巴嫩需要国际部队,无论是联黎部队还是其他部队。”他表示,“但是,黎巴嫩多年来一直没有完全控制其领土,这意味着如果维和部队突然撤出,黎巴嫩可能会出现真空。”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一架以色列军方无人机28日在黎巴嫩南部坠落后发生爆炸,造成2名黎巴嫩士兵死亡、2人受伤。实际上,自2024年11月黎以停火以来,这一地区至今仍未能实现真正和平。《金融时报》报道称,尽管停火协议规定以色列应在60天内撤军,但以色列至今仍继续在黎巴嫩境内占领至少五个阵地,而根据黎巴嫩官员、联黎部队、外交官和国际组织的说法,黎巴嫩南部大部分的破坏行为都发生在去年11月停火之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