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8月19日盘后,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营收及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财报显示,二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为1159.6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大增75.4%,连续两个季度突破百亿元。

其备受外界关注的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213亿元,同比提升233.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206亿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约17.7%,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6亿元。本季度,该分部毛利率为26.4%,经营亏损为3亿元,较之前大幅收窄。
小米称,汽车相关业务增长主要是由于汽车交付量及ASP(平均售价)增加所致——汽车交付量由去年同期的27307辆增加197.7%,至今年二季度的81302辆,产能相应提升。智能电动汽车的ASP由去年同期的每辆228644元上升10.9%,至今年二季度的每辆253662元,主要是由于交付ASP较高的Xiaomi SU7 Ultra所致。今年6月,小米发布了首款SUV车型YU7,定价25.35万元至32.99万元,开售18小时锁单量破24万台。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有信心完成35万辆小米汽车的全年交付目标,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有望于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小米已在中国大陆地区92个城市开业了335家汽车销售门店。

另一核心业务“手机AIoT” 分部收入为947亿元,同比增长14.8%。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近81.7%。小米智能手机业务二季度收入455亿元,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240万台,同比增长0.6%,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连续20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
在全球手机市场大盘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小米国内市场表现突出,二季度新机激活量达1150万台,市场份额为16.8%,登顶国内第一。国际市场方面,智能手机出货量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同样创历史新高,达到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为22.5%。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不含手机、平板、笔记本)达9.891亿,同比增长20.3%。
该公司智能大家电在二季度表现尤为突出,收入同比大增66.2%,实现量价齐升。其中,小米空调产品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速超60%;冰箱产品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速超25%;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速超45%。
在研发投入上,小米持续加大力度,第二季度研发开支78亿元,同比增长41.2%。截至6月30日,小米研发人员为22641人,创历史新高。
小米也在持续推进新零售战略。二季度,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环比净增的小米之家数量超过1700家,总店数超17000家,在境外地区的新零售门店数达到约200家。
今日,小米集团股价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涨幅为5.24%,报12.74港元,市值达3069亿港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