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在上海首次开启异地迎新,校长与新生畅谈大学之道

亿通速配 万生配资 2025-08-03 3 0

2025年8月2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梧桐掩映下的上海张闻天故居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河海大学在建校110周年之际,以学校在张闻天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为背景,首次将迎新座谈会搬离南京校园,校长郑金海与14位来自上海的新生代表面对面畅谈。

郑金海校长(左一)率队赴上海为河海大学张闻天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友之家揭牌。本文图片均为河海大学上海校友会供图

活动当天,青砖灰瓦的院落里,张闻天外孙女张秀君女士轻抚故居木窗棂、感慨万千。1917年,她的外祖父正是从这里出发赴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求学,最终一步步成长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为迎接建校110周年华诞,河海大学上海校友会8月2日在上海张闻天故居举行校旗传递活动,并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校友之家挂牌。

“河海之所以被誉为‘红帽子大学’,正是因为张闻天等革命先辈在此点燃革命火种。治水救国、治水报国、治水兴国、治水强国,需要代代相传。”郑金海表示,张闻天的革命足迹与母校的科技报国传统形成跨越百年的呼应,新一代学子恰逢学校110周年校庆,是历史的见证者与传承者。

在2025级上海新生座谈会环节,郑金海用三个“首次”定义活动深意:“首次异地迎新,首次在红色教育基地迎新,首次提前一个多月带新生触摸河海精神。”

“你们在开学前就站在了历史的坐标系上。”郑金海表示,2025年河海大学共录取了35名上海新生,这些新生将亲历10月27日的110周年校庆。

张闻天同志外孙女,80岁高龄的张秀君老师亲临现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并致辞,随后与上海2025级新生座谈交流。

他还给新生送上了三句赠言:“‌一要自信自强,胸怀国之大者;二要专注求索,追求创新卓越;三要笃行实干,躬身实践。”

座谈会现场,14位新生代表畅谈理想。校长以“学长”身份倾听,回应同学们的关切。

毕业于上海中学的李宇晨,即将入读河海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他谈到“大学需要主动探索”时,郑金海表示肯定,“勇于自主探索,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正是大学的重要一课。‌”

毕业于上海市控江中学的韩一愈追问水文前沿方向:“如何与新兴科技结合?”郑金海以雅鲁藏布江开发为例向他解析:“‌人工智能大数据正重构水文领域,急需包括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系统复合型人才。”

上海市向明中学的宗宁智选择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我想把传感器装进水利工程,让大坝会‘说话’!”郑金海点赞其思维:“数字孪生水利正需要万物互联的‘眼睛’。”

郑金海校长(右五)率队与上海新生开启首次异地迎新座谈。

这场座谈会选址张闻天故居,寓意深远。郑金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此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是要将爱国报国的红色基因注入育人血脉。”

此外,河海大学上海校友会还在张闻天故居举行了校旗传递仪式和校友之家挂牌活动。河海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石小强介绍,河海大学在沪校友人数已超过一万人,从三峡工程总工到亚投行金融专家,遍布水利、金融、管理等多元领域,未来将通过“校友之家”持续助力新生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