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正:上海人均GDP已超过3万美元,服务消费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亿通速配 万生配资 2025-07-31 11 0

7月31日,在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扩大)上,龚正市长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关心的问题,结合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具体介绍了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工作。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龚正说,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需要更好为全国发展大局挑大梁、作贡献。上海将全力以赴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努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上海狠抓贯彻落实,制定出台了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总的考虑是,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等六大行动,持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他重点介绍了三方面工作:一是促进服务消费。上海人均GDP已经超过3万美元,服务消费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上海将在积极促进商品消费的同时,以更大力度扩大服务消费。一方面,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质量。重点是加快打造文化消费高地,扩大优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更好满足健康消费需求,持续提升餐饮、家政等生活服务消费品质。另一方面,积极促进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加快引进和培育高能级、高流量、高品质的演出、赛事、展会,串联各方资源,促进相互导流,放大票根经济效应。

二是扩大入境消费。上海长期是国内入境旅客数量最多的城市,去年接待入境旅客近671万人次、同比增长84%,入境旅客对拉动全市消费具有重要作用。上海将围绕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加快提升入境旅客服务感受度、消费便捷性。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是今年一项重点工作。5月、6月两个月,上海离境退税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长91.3%。上海制定出台了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7年离境退税商店超过3000家。

三是培育新型消费。上海将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悦己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邮轮经济。悦己消费是消费的新趋势。上海支持开发原创IP,大力促进“IP+消费”。鼓励二次元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夜经济品质,打造不同特色的夜间消费集聚区和特色市集。首发经济是上海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去年超过3500个品牌在沪举办首发活动,全市新增首店1269家、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今年,上海发布了“首发上海3.0”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品牌来沪开设首店,不断提升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的能级。银发经济是激发消费活力的“新蓝海”。上海支持企业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把上海打造成银发经济发展高地。

龚正表示,围绕扩内需,上海还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今年国家下达上海的新增债券额度达1386亿元,其中专项债券额度1155亿元。上海将聚焦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城市更新等领域,推动更多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推动经济稳定增长,还要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管理。今年,上海发布实施营商环境改革8.0版行动方案,并推进“十大攻坚突破任务”。

一是优化政策服务,方便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上海全流程优化了惠企政策的制定实施、申报兑现和评估修订。首先是着力解决政策“看不懂”的问题,充分听取企业意见,进一步明晰政策申兑要求。其次是着力解决政策“不好查”的问题,在“随申办”等上线“随申兑”惠企政策服务专区,统一市、区两级惠企政策发布和查询入口,便利企业高效查询和了解政策。再次是着力解决政策“享不到”的问题,通过数据共享为企业精确匹配政策,让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市、区两级共有378个惠企政策项目实现“免申即享”,其中市级部门项目158个,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超过400万次。

二是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推动监管减量、提质、不扰企。重点是全面推广应用“检查码”,建立检查的强制登记制度,做到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加强检查的统筹管理,推进餐饮业、住宿业等91个行业使用联合“检查码”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争取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做实检查的评价反馈,形成检查管理闭环。同时,完善“无事不扰”事项清单和“无感监管”对象清单,强化“信用+风险”监管,努力让守法守信者得到更大便利、违法失信者受到应有制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