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152个国家级气象站高温超40℃,8月仍有阶段性高温热浪

亿通速配 正规配资 2025-07-23 7 0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2025年7月23日,中国气象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7月以来,我国有152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高温超过40℃,未来高温仍将持续,部分地区持续天数和极值可能突破历史同期。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8.5天)为历史同期最多,平均气温(16.8℃)为历史同期次高,陕西、河南、山东、湖北、四川、新疆等6省(区)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陕西兴平(43.1℃)、湖北巴东(42.9℃)等45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5月19日至21日首轮高温过程出现时间早,河南林州(43.2℃)和河北峰峰(43.0℃)出现43℃及以上高温。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综合数据显示,7月11日以来,40℃及以上的高温主要出现在陕西东南部、湖北中西部、重庆东北部和西部、新疆东部以及内蒙古西部等地,覆盖面积达40.7万平方公里,152个国家级气象站观测到40℃及以上气温。共有10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7月极值,其中新疆吐鲁番东坎(48.7℃)、陕西兴平(43.1℃)、湖北巴东(42.9℃)等32站突破历史极值。

贾小龙表示,受温高雨少影响,华南、长江中下游、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和四川东部等地气象干旱呈阶段性发展,4月18日全国中旱及以上面积最大达201.8万平方公里,目前大部地区旱情已缓和或缓解。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际用户服务中心首席郑照军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介绍,今年夏季的高温热浪是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温度持续上升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导致极端高温的现象,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

央视新闻报道称,世界气象组织的公报表明,自1961年以来,全球各地区普遍呈现升温趋势,尤其自1991年起,全球变暖明显加速。该组织发布的另一份前瞻性报告预测,未来几年内气候变暖没有暂缓迹象。根据公报,受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影响,极端高温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

贾小龙称,预计7月下旬,华北南部、黄淮及南方地区仍将有阶段性高温天气过程。其中,7月23-24日,江淮、江南东北部等地有35-37℃的高温天气;25-31日,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北部、四川盆地、陕西关中等地将有4-7天日最高气温35-39℃的高温天气。

对于8月气候趋势,贾小龙表示,预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华东、华中、新疆南部等地高温(≥35℃)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风险较高。其中,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大部、湖北、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和西北部、青海西北部、浙江北部、江西北部、湖南北部、重庆、四川东部、西藏西北部、新疆等地偏高1-2℃。

他指出,尤其是8月上中旬,华北南部、华东中部和北部、华中大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西部、新疆等地将出现阶段性高温过程,其中华东中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东部、新疆南部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但高温过程持续天数突破同期极值的可能性较低。

在降水方面,贾小龙介绍,入汛以来(3月15日至7月22日),全国平均降水量303.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2%。6月以来,雨季进程明显偏早,长江中下游6月7日入梅,较常年偏早7天,6月30日出梅,较常年偏早16天,梅雨量较常年偏少11.7%。华北雨季7月5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早。

8月份降水方面,东北地区中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华东北部和东南部、华南、西南地区南部、西北地区东北部、西藏西部、新疆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辽宁大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东北部、山东北部、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广西南部、海南、云南南部、西藏西部等地偏多2-5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四川东部、重庆、新疆北部等地偏少2-5成。

评论